首页 > 文史 >

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,全文976字尽显愚昧,至今藏于大英博物馆

发布时间:2023-09-22 15:57:54来源:
1792年的一个深秋日子,英国皇家战舰“狮子号”带着英国外交家马戛尔尼及其庞大的使团,驶离了英国的朴次茅斯港。

他们的使命看似简单——向远在东方的清朝乾隆皇帝贺寿,然而,这背后隐藏的真正目的,却是开启中英两国之间的通商之门。

但使团万万没有想到,他们不仅未能如愿,反而收到了乾隆皇帝亲笔写给英国国王的一封回信,这封976字的信,直到今天还被珍藏在大英博物馆中。

这封信,隐藏了怎样的秘密?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?今天,就让我们一同揭开这段历史的面纱。

航向东方:英国使团的起航

1792年,东方的大清帝国,正在历史的巅峰上行走,乾隆皇帝,这位执掌大权长达57年的君主,迎来了他的八十大寿。

在他的统治下,大清国不仅领土广袤,人民安居乐业,更在文化、科技、经济和军事等多个领域达到了空前的辉煌。

乾隆皇帝的盛世,使得大清国的名声远播至外洋。

远在万里之遥的欧洲大陆,对于这个东方的神秘帝国,充满了无尽的好奇和向往。

尤其是当欧洲刚刚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,对于外部世界的探索和求知欲望空前高涨。

与此同时,在英吉利海峡的另一边,英国正在经历一场伟大的变革——第一次工业革命,这场革命彻底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、经济模式和技术水平。

原本依靠农业的经济体系,迅速转型为工业化经济,这使得英国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,从一个岛国变为了世界的经济中心。

随着经济的发展,英国对外部市场的需求也日益增长。

尤其是当时的欧洲,对于中国的丝绸、瓷器、茶叶等商品有着近乎疯狂的追捧。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些商品的实用价值,更多的是因为它们代表了一种异域的魅力和奢华。

许多欧洲的贵族和文人,都以拥有这些中国的文物为荣,甚至有些人愿意为此花费重金。

乔治三世,当时的英国国王,深知中英两国之间巨大的贸易潜力,为了进一步拓展贸易往来,他决定派遣一支使团前往中国,与清政府进行正式的交往。

而负责这次任务的,是他的亲信——马戛尔尼勋爵。

马戛尔尼不仅是乔治三世的亲戚,更是英国的著名外交家,他曾经成功地与多个国家进行过外交谈判,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。

而这次,他面临的任务是前往遥远的东方,与那个被誉为“中土帝国”的大清国进行交往。

为了确保此行的成功,马戛尔尼准备了大量的贺礼,这些贺礼不仅包括了英国的先进技术和工艺品,更有许多代表英国文化和历史的珍贵物品。

他希望通过这些贺礼,能够打动乾隆皇帝,进而顺利开展两国的贸易往来。

经过长达九个月的航行,马戛尔尼的使团终于抵达了中国的澳门,这是他们第一次踏上这片古老的土地,也是中英两国正式交往的开始。

乾隆的回绝与信函

当马戛尔尼及其使团抵达清朝时,他们带着英国的希望和对东方的向往,预期会受到热烈的欢迎。

但现实却与他们的预想截然不同。清政府对他们的到来,并没有展现出过多的热情,反而在一系列的礼仪上发生了纷争。

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,便是双方在“三跪九叩”礼仪上的分歧。

这一传统的朝贡礼仪在清朝被视为最高礼节,但对于马戛尔尼和他的使团来说,这意味着他们需要在乾隆面前卑微地下跪,这无疑是对英国皇家的侮辱。

这一分歧让乾隆对英国使团,产生了强烈的不满。

当马戛尔尼带着精选的贺礼和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亲笔信函,前来祝贺乾隆八十大寿时,乾隆对于他们的礼物显然没有太大兴趣,他更关心的是背后的意图。

而当英国使团提出希望与大清开展通商的请求,乾隆的反应更是出乎他们的意料。

乾隆拒绝了他们的所有提议,并亲自为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写了一封回信。

信中,乾隆表达了他的立场和决意。

他写道:“天朝抚有四海,奇珍异宝,并不贵重……其实天朝德威远被,万国来王,种种贵重之物,梯航毕集,无所不有。”

这封回信,几乎是对英国的直接拒绝。

乾隆的态度让马戛尔尼和他的团队大为震惊,他们原以为,英国的先进技术和产品,会是清朝所渴望的,但现在看来,清朝完全不这么看。

马戛尔尼使团的来访,原本是为了拉近两国之间的距离,但由于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异,反而使得双方的关系更加紧张。

这次的外交失败,也为后来的中英关系埋下了伏笔。

文化碰撞与使团使命

在18世纪的国际舞台上,清朝的乾隆和英国的马戛尔尼之间的相遇,可以说是两个时代、两种文化和两种价值观的交汇。

他们的互动,不仅仅是两个国家的交往,更是东方与西方,在历史的长河中,一次深刻的碰撞和对话。

乾隆皇帝,身为清朝的统治者,他的视角和思维,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。在他的眼中,大清帝国是“天朝”,是文明的中心,四周的小国都是来朝贡的“藩属”。

这样的世界观,让乾隆坚信,清朝不需要与其他国家通商,因为他们自然会来到中国,向清朝献上他们的贡品,以求得清朝的庇佑和恩宠。

而马戛尔尼,作为英国的外交家,他的思维背景完全不同。英国,经过工业革命,已经初步完成了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。

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,英国急需海外市场,以便销售他们生产的大量工业品。

这使得英国对于与其他国家,尤其是资源丰富、市场巨大的中国,开展贸易有着迫切的需求。

当乾隆与马戛尔尼相遇时,他们各自的期待和目标,是如此的不同。

乾隆希望通过接见英国使团,进一步彰显自己帝国的威望和统治地位,而马戛尔尼则希望能够成功地与清朝签订通商条约,开展贸易。

这样的背景,让两者之间的交往充满了挑战和摩擦。

更为关键的是,两者之间存在着深刻的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异,乾隆的自信和傲慢,来源于他对清朝文明的自豪和对儒家文化的坚守。

而马戛尔尼的坚持和决心,则来源于他对工业文明的信仰和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追求。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,在他们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冲撞。

这种冲撞,不仅仅是乾隆与马戛尔尼之间的冲突,更是两种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,一次真实的交汇。

这种交汇,虽然充满了误解和矛盾,但也为后来的中西交流,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。

觐见与交涉:礼仪之争与通商失败

乾隆皇帝和马戛尔尼的谈判,原本是两大帝国之间的历史性会晤,然而,当双方坐下来真正展开交涉时,显而易见的是,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外交谈判,而是深层次的文化和价值观的碰撞。

乾隆,作为清朝的最高统治者,他所持有的“中华文明中心论”使得他在处理与外国的关系时,总是站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。

他认为,其他国家来到中国,是为了向“天朝”献上他们的朝贡,而不是作为平等的国家来与清朝交涉。

因此,当英国使团提出与清朝通商和建立外交关系的请求时,乾隆的第一反应是,为何大清帝国需要与这个遥远的岛国通商?清朝已经有了足够的资源和富饶的土地,难道还需要依赖外国的贸易吗?

而对于马戛尔尼和他的使团来说,他们此次出使的目标非常明确:希望与清朝建立稳固的外交关系,并开展贸易往来。

他们深知,中国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市场,这对于正处于工业革命中的英国来说,具有巨大的吸引力。

因此,他们带着丰富的礼物和英国国王的亲笔信来到中国,希望能够取得乾隆的好感,从而达成他们的目标。

但是,谈判的过程并不顺利,双方在礼仪和通商问题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,这使得双方的关系迅速恶化,乾隆皇帝甚至在谈判中多次表现出不耐烦和不满。

当乾隆明确拒绝了英国使团的所有请求后,马戛尔尼和他的团队感到非常失望。

他们原以为,通过丰厚的礼物和真挚的态度,可以取得乾隆的信任和好感。然而,现实却与他们的期待相去甚远。

他们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:在乾隆眼中,英国只不过是一个遥远的小国,无法与大清帝国相提并论。

失落和沮喪的马戛尔尼带领着他的使团离开了北京,他们的使命失败了。但这次的失败,却为后来的中英关系埋下了伏笔。

英国人深知,如果要与清朝开展贸易,必须采取更加强硬的手段。

而这,也为后来的鸦片战争埋下了种子。

结语

乾隆皇帝写给英国国王的那封信,如今已经成为了历史的见证。

这段历史,不仅仅告诉我们两个国家之间的冲突和交往,更是告诉我们,文化的碰撞和交流,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必然过程。

只有真正地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,才能够使得一个国家真正地崛起。





来源:史说新语

(责编: admin)

免责声明:本文为转载,非本网原创内容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